中新网乌鲁木齐12月10日电 (陶拴科)9日晚间,吉尔吉斯斯坦国家记协主席阿扎玛特·卡斯别克向中新网记者表示:“2007年来过新疆,至今已经16年,美丽的新疆变化太大了。”
12月4日,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、中国新闻社新疆分社、阿勒泰地区新闻办公室共同主办的“冰雪之乡雪都记忆,中亚+俄罗斯媒体参访行”活动在新疆阿勒泰市启动。
连日来阿扎玛特·卡斯别克一行赴新疆阿勒泰市、富蕴县、乌鲁木齐等地进行参访。他感慨道:“我们亲身感知了新疆在城市建设、乡村振兴、民众生活等方面的变化,毫无疑问新疆是个美丽的地方,看到了中国政府在新疆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以及对民生的改善。”
在阿勒泰将军山国际滑雪场,滑雪爱好者在滑雪场,诠释着速度与激情。“山河异域,风月同天,我们都生活在亘古绵延的天山脚下,中国政府利用冬季冰雪资源,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活力,将冰雪变成了白银,为民众造就了一方致富的源泉。”他说。
“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是友好邻里关系,此次我感受最深的,就是参加了阿勒泰地区民族刺绣作坊,真的没想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保留的这样完好,并且民族刺绣还带动了当地就业,让传统文化得到延续的同时还给民众带来了经济收入,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宣传。”
今年是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提出十周年,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的核心区,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,深度融入“一带一路”建设中。阿扎玛特·卡斯别克感慨道:“受益于‘一带一路’倡议,中国企业在吉尔吉斯斯坦修建了很多道路和桥梁,改善了我们当地人民的生活,为我们民众的出行提供了便利,我非常感动和感谢。”
“此次随团采访,收获颇丰,我感受到了一个充满活力、飞速发展的中国!作为记协主席,我要把所见到的故事分享给我的同事们,让他们有时间走进中国,感受不凡。”阿扎玛特·卡斯别克说。(完) 【编辑:刘阳禾】
中新网海南文昌12月10日电 (记者 张茜翼)这个周末,海南知名侨乡文昌市铺前镇的早晨并不宁静,海文大桥下,腥咸的海风吹来,渔民、鱼贩开始了一天的劳作。
12月9日,“江山如画”网上主题宣传活动(海南)采访团走进铺前镇骑楼老街。图为文昌铺前骑楼老街南洋风格建筑。中新网记者骆云飞 摄
铺前镇三面临海,自古就是海南重要的港口古镇,是海南人员和货物出洋的主要港口。从明朝起,就有海南人经铺前港下南洋,每年有成千上万人经此“南下”。1895年左右,当年闯南洋的文昌人在异国艰辛创业成功后回到铺前,建起了南洋风格的骑楼建筑。
12月9日,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,中国新闻网、海南省委网信办主办的“江山如画”网上主题宣传活动(海南)采访团走进铺前镇骑楼老街,感受这里的历史韵味和人间烟火。
12月9日,“江山如画”网上主题宣传活动(海南)采访团走进铺前镇骑楼老街。图为老街渔民在家中编织渔网。中新网记者骆云飞 摄
铺前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,侨文化浓郁。在铺前镇的地标胜利老街,一座座百年骑楼建筑虽历经风雨,但风范尚存,阳台、花栏别具特色,中西和壁的立面装饰各有不同。街道两旁商铺鳞次栉比,杂货店、理发店、小食铺、渔具店令人顿觉时空交错。
胜利老街是目前海南省古建筑留存最多的街道之一,街长约400米。在其最繁荣的时期曾流传“东奔西走,不如到铺前和海口”一说。
12月9日,“江山如画”网上主题宣传活动(海南)采访团走进铺前镇骑楼老街。图为文昌铺前渔港吸引游人。中新网记者骆云飞 摄
铺前糟粕醋是海南知名的传统小吃。老街上,当地“网红”“林花糟粕醋”店铺内外,人声嘈杂,烟火气十足。一把海菜,一块马蹄蟹,几颗海螺,再加上一些牛杂和海带盛入碗中,舀起一勺酸辣的汤汁,淋在食材上……许多人专程前往,就为了这一口酸爽味儿。
看中铺前的发展前景,外出务工的符春玲四年前和丈夫回到老街做海鲜干货生意,海产品店里的各类海鲜干货琳琅满目。“以前卖鱼最远就到海口。现在物流发达、交通便利、保鲜技术也提高了,鱼能卖到浙江、福建一带,行情好的时候大家要‘抢货’。”符春玲已将门店业务拓展到线上,生意蒸蒸日上。
12月9日,“江山如画”网上主题宣传活动(海南)采访团走进铺前镇骑楼老街。图为文昌铺前骑楼老街街景。中新网记者骆云飞 摄
历史的繁华并未因时间流逝而在铺前港消褪。2019年,海文大桥通车,从铺前到海口的路程由原来的一个半小时缩短至20分钟,吸引越来越多的岛内外游客到铺前镇旅游、购物、吃海鲜。
“老街更有韵味。周末来这里吃正宗的铺前糟粕醋,买些海产品,还准备逛逛附近乡村。”海口市民陈子涵说。
据介绍,铺前镇正谋划在铺前港老码头沿岸打造“海的故事”旅游街区,同时加大对骑楼老街、溪北书院等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,为打造“滨海旅游小镇”盘活更多旅游资源。(完)